2020-02-02 星期五

歡迎訪問全國菏商聯盟!

24小時服務熱線:400-697-8997

—數字化服務平臺 數字化服務平臺

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

發布日期:2020-07-01

瀏覽次數:1388


1、強化在魯外國人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優化在魯留學生疫情防控管理服務機制,幫助外資企業復工復產、做好防控工作。

2、加大醫保保障力度。將確診、疑似患者和在醫療機構留觀人員發生的必要費用全部納入醫?;鹬Ц斗秶?,個人負擔部分按規定支付后由財政給予補助,對貧困群體新冠肺炎患者實行兜底保障。取消醫保支付目錄范圍、支付限額和用藥量限制。對疫情防控使用的藥品、醫用耗材實行直接掛網采購。

3、強化防控物資保障。對國家統一調出的醫療防護用品,因各種原因無法即時結算的,由省財政直接同生產企業及時結算。支持防護物資和醫用物資生產企業開足馬力全力生產。鼓勵相關企業轉產、擴產,開通應急審批通道,加快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重點醫療器械生產資質和產品注冊辦理;落實國家新增產能技術改造設備補貼和轉擴產國標醫用防護服財政綜合獎補等政策;支持符合條件企業申報、納入國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落實金融支持政策。加強慈善捐贈物資管理使用。

4、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和一線工作人員。強化人文關懷,做好心理疏導,合理安排輪班值守,保障醫護人員休息和日常生活需要。對因工作需要實行封閉管理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補貼,對家庭有困難的,所在單位給予關心照顧。

5、加快科技研發攻關。集中力量和資金加快實施重大科研攻關計劃,強化防控診療技術研發和成果應用。加強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分離及測序研究,加快疫苗、快速檢測試劑、抗病毒藥物、應急防控技術和裝備研發,科學制定綜合療方案和危重癥患者臨床救治方案。加強流行病學分析調查,盡快查明傳染來源、傳播途徑。加強病例分析研究,及時總結推廣有效診療方案。構建貫穿預防、診療、康復全鏈條的健康產業科技創新體系,補齊公共衛生、醫藥產業等領域短板。

6、強化財政金融政策支持。(1)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民營和小微業提供專項貸款額度,加大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財政貼息支持力度。確保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低于去年 0.5 個百分點。(2)強化銀企對接,做好全省 1268 家規模以上重點工業企業融資需求的對接安排,按期完成符合銀行信貸政策企業的授信審批程序。在全省推行企業金融輔導員制度,首批選派3000 名金融專業干部,對口聯系幫扶企業。

7、加大稅費支持力度。納稅人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確有困難的,經稅務機關核準,依法減征或者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對因疫情影響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納稅人可按照規定延期繳納稅款,對因疫情影響遭受重大損失的納稅人、遭受重大直接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依法依規實行稅費減免政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 2020 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延長至 8 年。加大穩崗返還,減輕殘保金、住房公積金負擔。

8、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2020 年 2 月起,免征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征期限不超過 5 個月;對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不含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征收,減征期限不超過 3 個月。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困難企業,可按規定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限原則上不超過 6 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有序劃轉國有股權承接主體持有的國有資本收益,專項用于彌補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確保社?;鸢踩\行。

9、提升煤電油氣保障能力。組織好煤炭生產,嚴格落實統調電廠燃用省內煤激勵政策,確保重點發電企業電煤庫存穩定在 20 天以上。

10、增強信心穩定社會預期。依托省問題訴求反映平臺及 96345 熱線電話,建立“企業群眾在線反映問題、省市聯動集中分辦、兩天溝通反饋”工作機制,打通政府服務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綠色通道”。加大各項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和督導落實力度,合理引導市場預期。

11、分區分級精準復工達產。所有企業復工復產,一律取消審批。對 1268家企業,一企一策精準服務、解決難題。落實支持企業和項目建設復工達產財政獎勵政策,鼓勵各市精準復工達產。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一對一”設立駐企服務員,上門對接服務,協調解決復工企業原材料、生產設備、流動資金、員工返崗等方面的困難問題。加快建設數字政府,優化“愛山東”AP服務,推動更多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便企利民。

12、保障客貨運輸暢通。暢通應急和重點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綠色通道,確保物流運輸“零障礙”。對承擔交通運輸保障和定制化運輸服務的運輸企業,創造條件給予補貼或獎勵。

13、加快推動重點項目建設。重點圍繞 1021 個省級重點項目,續建省級重點項目全部復工,新開工項目如期開工,全年完成投資 4000 億元以上。建立重大項目綠色審批通道,依托投資在線審批平臺,開展“不見面”遠程審批服務。

14、新實施一批補短板強弱項重大項目。實施好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疫苗研發生產、醫療物資產業鏈建設和基礎設施保障等 12 個領域、274 個重點項目,將項目直接納入全省重點項目“白名單”,組織駐魯金融機構全面開展融資對接,擴大實際信貸投放規模,根據項目性質在利率、期限、結構方面給予差異化優惠。對符合專項債券要求的,由省債券工作專班指導項目主體做好項目策劃和條件落實,實現與地方專項債政策匹配銜接,爭取納入國家盤子。

15、強化項目建設要素保障。對疫情防控項目和省重大項目、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省“雙招雙引”重點簽約項目和保障性住房、教育、醫療衛生、鄉村振興、扶貧等社會民生項目用地,可預支上一年度國家下達我省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總量的 50%,用于建設項目新增用地審批,確保重點急需項目落地。

16、著力穩定社會就業。對 2020 年 2 月 10 日起一個月內復工新吸納就業、簽訂 1 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每新吸納 1 人按每人 1000 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對從事公益性崗位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以及就業困難人員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延長 1 年。對零就業家庭成員等開展即時就業援助,設立就業風險儲備金,用于應對突發性、規模性失業風險。組織開展畢業生網上招聘活動,網上招聘實現所有院校(高校、技工學校)全覆蓋,招聘服務實現每位畢業生全覆蓋。

17、強化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全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將疫情防控期間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及時納入臨時救助范圍。所有城市社區、農村村莊,必須動態精準建立特殊困難群眾的名單和情況,建立清晰的主體責任和政府下沉服務責任,實時掌握其困難情況,精準實施幫扶政策。保障好農村留守兒童、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其他重點困境兒童健康安全。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基本學習生活需求,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資助工作。對因疫情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困難兒童、重病重殘人員等群體,加強走訪探視,給予必要幫助。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確?;鶎颖9べY、保運轉、?;久裆?。

18、切實做好貧困人口生活保障工作。及時掌握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情況,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對因疫情影響導致生活出現困難的,可采取“先幫扶、后認定”方式,強化臨時救助、即時幫扶等措施,幫助解決突出問題和困難,防止因疫致貧、因疫返貧。

19、多渠道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利用光伏扶貧電站等扶貧項目收益,積極開發村內公益崗位、扶貧專崗等,妥善安置因疫情暫時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2020 年光伏扶貧發電收益的 80%用于貧困人口承擔公益崗位任務的工資和參加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勞務費用支出。

20、加快產業扶貧項目實施。推動產業扶貧項目和扶貧車間盡早開工復工,小微扶貧項目可以按規定程序實行“一事一議”,直接委托村級組織自建自管。對因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經營困難的,可利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給予不超過 50 萬元的一次性生產補貼。對受疫情影響出現還款困難的扶貧小額信貸、富民生產貸,以及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帶動貧困人口增收有關的扶貧貸款,可適當延長還款期限,最長延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期間繼續執行原合同條款,各項政策保持不變。

21、全力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繼續開展農業大災保險試點,積極開發特色保險產品,省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實施以獎代補政策,對市(縣)財政保費補貼總額的 50%-60%給予獎補支持。

22、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各級切塊分配下達的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優先用于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恢復生產,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生產經營面臨困難、為保障市場供應作出重要貢獻的集約化種苗、種畜(禽)、魚苗生產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加大畜禽產業支持力度,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將牛、羊、家禽等其他畜禽品種納入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省級補助政策范圍。落實生豬產業貸款貼息政策,將養殖戶貸款貼息補助范圍由年出欄 5000 頭以上調整為 500 頭。按時完成2019 年度生豬養殖、屠宰企業貸款貼息資金兌付。

23、促進涉農企業健康發展。擇優選取農業龍頭企業及政府組織參與調運的流通企業,分別依據“品種+供應量”“品種+任務”清單給予獎補。對農村冷鏈物流保鮮倉儲設施,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農業企業因疫情影響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延期繳納稅款。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公司對疫情期間新增擔保業務,減半收取擔保費,財政貼息率提高 1 個百分點。24、激發文化旅游消費潛力。在財稅、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省、市、縣三級投入消費引導資金 1.2 億元,加大文旅資源網上推介力度,提高好客山東品牌影響力。鼓勵銀行機構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減免利息、罰息和手續費等方式,降低文化和旅游小微企業經營成本。

25、釋放“宅經濟”發展潛能。研究制定促進“宅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集中培育一批線上零售、在線教育、網絡培訓、居家辦公、虛擬會務等功能性服務平臺企業,建立企業培育庫,將符合條件的入庫企業納入創新券扶持范圍,依法依規給予稅費減免、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引領“線上下單+無接觸配送”“云辦公”“云課堂”“共享員工”等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激活居民線上消費潛力。

26、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確保對新興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信保保費支持比例不低于 50%,其他市場支持比例不低于 30%;采取“信保降費+政府支持”的模式,對企業購買資信報告費用給予支持。調整進口貼息目錄,加大進口貼息支持力度,擴大“十強”產業相關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加緊缺疫情防護物資進口力度,擴大肉類、冰鮮水產品等一般消費品進口。27、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瞄準出口潛力較大的重點市場,實行“一國一策”,支持企業開展經貿促進活動、建設國際營銷服務網絡。因疫情影響不能正常參加境外展會并已發生的展位費,參照原有政策給予支持。篩選企業參展意愿強的各類重點展會,對展位費給予全額支持。對企業上線知名電商平臺開展產品展示、品牌推介、買家推薦、全球進口商數據搜索的費用給予一定支持,促進線上洽談交易。

28、多渠道精準招商引資。組織開展投資環境和項目推介,委托第三方機構,通過“現場介紹+視頻連線”方式,舉辦招商推介活動。建立常態化線上招商機制,發揮好“選擇山東”云平臺作用,建設并開通線上“云招商”“云招聘”智能系統,組織好“線上招商會”等推廣活動。對今年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總量位居全省前 3 位且增幅為正的市,每市獎勵 300 萬元;對實際使用外資總量位居全省第 4-7 位且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數的市,每市獎勵 150 萬元。對實際使用外資500 萬美元以上的“十強”產業項目,實行即時供地。

29、促進貿易便利化。開辟通關綠色通道和專用窗口,預約加急通關,農產品、食品實行 24 小時預約通關。對因疫情影響無法在規定時間申報的,免征相應期限內的滯報金;優化出口信保服務,建立受疫情影響企業快捷理賠服務機制;對受疫情影響未及時繳納保費的出口企業,合理緩繳保費。

30、提速發展醫養健康產業。做優做強生物醫藥、高端醫療裝備、應急裝備等產業,加快發展醫用防護物資、診療檢測、中醫藥等行業,布局建設國家(山東)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和監管服務大平臺、日照國家級醫療器械應急產業園、棗莊魯南大健康產業園、威海醫用防護服應急保障基地等重大平臺項目,爭創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布局發展遠程醫療,推動山東互聯網醫院落地運營,聯合北方醫療大數據中心搭建全省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提升“三醫聯動”水平。

31、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熱點。制定出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加快布局新基建項目,支持發展無人零售、無人機配送、服務型機器人等高科技行業。研究制定數字經濟平臺建設方案,集中打造 20 個左右省級數字經濟平臺,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全面構建“云數智”一體化生態系統。實施“數據賦能傳統產業”突破行動,支持海爾、浪潮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構建“一集群一平臺、一行業一朵云”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

32、打造智慧共享供應鏈生態體系。圍繞制造業重點支柱產業鏈,建設以優勢龍頭企業為核心、上下游企業協同共建的供應鏈平臺,降低工業企業生產和交易成本。支持建設城鄉冷鏈產融生態平臺,按照“網絡化配送+分布式倉儲”模式,以高速公路為干線運輸網絡,構建智能物流網絡。推動金融機構、供應鏈核心企業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33、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靈活采取展期、無還本續貸等方式,加強應急轉貸基金使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時期存量客戶資金需求的接續。實施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建好用好“金安工程”,強化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密切關注上市公司、大型企業資金鏈狀況,建立相關部門會商研判、聯動處置機制,把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

34、有效降低企業信用風險。企業受疫情影響有延遲交貨、延期還貸、合同逾期等失信行為的,不將其列入失信名單。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的,可為企業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依法依規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加快辦理失信企業信用修復。



亚洲无码激情|国产性av在线|亚洲一区精品国产|国产精品久久久一级毛片